<
    而那些传教士会任由大清的火器发展得比自己的国家更好吗?

    答案是不会的,他们忌惮着大清,来大清也不过是为了传播宗教信仰,并不会把真正要紧的东西教给大清。

    所以他们很有可能会袒护南怀仁,集合起来把戴梓彻底打压下去。

    而戴梓并没有办法证明自己不会南洋文,因为别人可以说他是故意装作不懂的。人可以证明自己有的东西,却没办法证明自己没有的东西。

    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能被证实的伪命题。

    云秀叹息。

    她一叹气,南怀仁就以为她根本看不懂,立马说:“我就说了,您这样的人是看不懂南洋文的,就算学习过一段时间,想要彻底了解南洋文也是很困难的。”

    他的表情看着实在让人讨厌。

    胤禛啪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:“你看不起谁呢!”

    他是三个阿哥里的“老大”,小六和小八唯他马首是瞻,他一站起来,胤祚和胤禩立马也跟着站起来了,胤祚脾气大,也跟着喊:“看不起谁?你谁啊?”

    胤禩相对沉默一点,却也摆出来讨厌和嫌弃的表情。

    南怀仁:“……”他哪敢和这几个阿哥对着干啊?!他还指望着在清朝发家致富呢!别看这三个只是光头阿哥,光头阿哥也比他这样的地位高。

    瞬间他就闭嘴了。

    云秀把自己翻译出来的信件也写在了另一张纸上给了李光地看。

    李光地看完以后觉得有点犯难——信件翻译出来是差不多的,可还是没法证明这封信是戴梓写的啊。

    因为戴梓说了,他根本不会洋文,可他也没法证明自己不会洋文,俗话说论迹不论心,这东西证实不了,那就只能看他该怎么判。

    现在他的选择有两个,要么直接判案,断定这是戴梓写的信,然后直接结束这个案件;要么,他就得严刑拷打,可拷打的对象有两个,一个戴梓,他才发明出来了连珠火铳,正是皇上正高兴的时候,他严刑拷打,万一最后的结论不是他,那他这个兵部侍郎还做不做了?

    第二个能严刑拷打的就是陈设了,可这会儿陈设只说自己是意外发现的,戴梓又没办法证实自己的清白,他要是严刑拷打陈设,那不是说他屈打成招?这个兵部侍郎还是做不了。

    李光地愁啊!

    云秀看他脸色,本来想的是能不能让戴梓模仿写西洋文字,可这玩意儿就和戴梓会不会西洋文一样“自由心证”。

    最后案子拖了半天,只能一边去查所谓的证据,一边把案子送到了皇上的案头——孰是孰非,都得看康熙自己的判断。

    戴梓身上有疑罪,暂且被关了起来。

    云秀领着胤禛三兄弟回了宫。回宫的路上,胤禛问云秀:“姨姨,戴师傅是清白的吗?”

    云秀反问:“你觉得呢?”

    胤禛想了想说:“戴师傅不像是会通敌叛国的人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。”云秀摸了摸胤禛的脑袋,“但是你判断一个人的是非的时候,不能只从表面判断,而是要收集到足够的证据证明,不能冤枉一个好人,也不能放过一个坏人,对不对?”

    胤禛点了点头:“对,胤禛以后一定会做一个正直、诚实的人。”

    胤祚急着把脑袋也塞到云秀手底下:“胤祚也要!”

    也不知道是要云秀摸摸他的脑袋,还是要和自己的哥哥一样做一个正直的人。

    云秀也不偏心,揉了揉他的脑袋。

    剩下一脸犹豫的胤禩。他如今已经是被放养的状态了,佟皇贵妃病得起不来身,自顾不暇,没空管他,听说康熙最近已经在考虑要不要把胤禩送回延禧宫给惠妃养了,如今他跟着胤禛到处跑,常常窝在永和宫,康熙也都睁只眼闭只眼。

    胤禩心里其实是很清楚这样的日子的,在各个宫里流转,就是没法和亲额娘在一块儿,可是偶尔,他也会羡慕胤禛和胤祚,他们两个有那么好的额娘,皇阿玛喜欢她,他们想要什么只要张嘴就能要到。还有那么宠他们、那么厉害的姨姨,总能变出很多很多好玩的东西。

    他好羡慕,甚至羡慕到隐隐有些嫉妒。

    他是个心思敏感又有一点自卑的孩子,一边羡慕,一边又忍不住讨厌这样的自己,很怕云秀会不喜欢他,讨厌触碰他。

    所以他只是眼巴巴地看着,却不敢学着胤祚把自己的脑袋伸过去撒娇。

    可是云秀看出来了他的忐忑。哪怕他以后可能会和胤禛反目成仇,在此刻,他也不过是个可怜的孩子罢了。

    她伸出手,轻轻地摸了摸胤禩的脑袋,温热的脑袋,软软的,手感很不错。

    云秀朝他笑:“胤禩呢?你以后想做什么样的人?”

    胤禩不假思索,脱口而出:“我想成为和姨姨一样的人!”具体是什么样的人,他说不出来,却能感受到她对自己表现出来的那种温和在意,甚至让他觉得,自己也是个很重要很重要的人。

    他以后也要成为这样的人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案卷送到了康熙的案头上,云秀第二天特意找了个时间去觐见了康熙。

    胤禛他们三个也有一点点关心案情,所以跟着一块儿去了。

    康熙看见她拖家带口的进来脑袋就突突地疼:“你们三个功课完成了?这会儿怎么在这儿?”

    胤禛从云秀后面探出小脑袋,恭恭敬敬地给他请了安:“回皇阿玛,您忘了,今天是休沐呀。”他们几个年纪都小,康熙也不想太过揠苗助长,所以定下了十岁之前在上书房读书可以十天休沐一次的规矩。

    &amp;lt;a href=&quot;&quot; title=&quot;江边水色&quot; target=&quot;_blank&quot;&amp;gt;江边水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