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m3n1小说网 > > 宦门逢春至 > 第446章
    金英忽然眼睛里泛起了泪花:“娘娘这病,是心里郁结发作,请太医也没有用。宫里的规矩,宫女重病了,不许在妃嫔宫里咽气,怕不吉利。娘娘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把妹妹拖走了,晚上还要去陪宴席、侍寝,早上回来便吐了血。”

    郑祥在旁边默默站着,也听得一脸难过。方维将帕子递给她,“小心,别被人看见了。”他犹豫了一下,又小声道:“因为小菊的事,我不方便去宫里看望。金姑娘,你是娘娘唯一的好友,还拜托你多多开解。宫里人人都有不得已,只能咬着牙往前走,挣得一天算一天。娘娘是有福气的人,圣上也看重,若能生下几位皇子公主,膝下承欢,也能排遣忧愁。”

    金英嗯了一下,擦了擦眼泪,又勉强笑道:“听说您最近很得圣上赞赏,被召见了许多回。”

    方维苦笑道:“不过是一些太庙的事情赶着办。”

    金英见外头无人,便将声音压得极低:“娘娘托我嘱咐您,圣上赐下来的药,千万不要吃,那药不好。”

    方维心里一动,郑重地点头道:“我晓得了。”

    金英见他不追问,也勉强笑了一下,郑祥就招呼她喝茶,又打开甜食房的点心盒子。忽然她的手一抖,几滴茶水溅在桌面上。

    方维问道:“金姑娘,你没事吧?”

    金英慌乱地摇头:“我是这两年得的这个毛病,以前在太后娘娘宫里挨打多了,一下雨胳膊肘就僵硬,不大听使唤。”

    方维关切地问道:“可有用过什么药?”

    “我用热水晚上擦一擦,就没事了,求您别对外头说。”

    郑祥笑道:“金英姐姐,你放心,我们什么也没看见。”

    正说着,王有庆的声音叫道:“方公公在吗?”

    方维答应了一声,郑祥就开了门。

    他见了金英,有些意外,笑着打了个招呼,又对着方维道:“圣上口谕,请方公公即刻到御书房议事。”

    方维这一阵忙起来,便四五日没有出宫。眼看到了七月十五,正是中元节。过了申时,皇帝驾幸西苑,看道士们做法事。他眼看晚上没有召见,向监丞交代了手头的事务,起身出了宫门。

    他先去北镇抚司交接了东西,又乘着马车到了采芝堂。天气炎热,他从后门轻车熟路地进去,看见几个伙计正在后面炮制药材。众人见了他,也熟络地问候一番,又道:“卢大夫晌午出去了,说是有官员家眷得了什么急病。”

    他点点头,便在后院小书房里坐了下来,提着笔写了几句《妙法莲华经》。没过一会,卢玉贞从外头急匆匆地大步走了进来,端起他桌上的茶水,一口气喝干了才放下,又用手在脸旁边扇风。

    他见她一头的汗水,抽出一把折扇来给她扇了扇,笑道:“我的小东家,什么事那么着急忙慌的。”

    她瘫坐在椅子上,摇摇头笑道:“哪里有什么急病。我跟安顺坐着马车到了人家家里,小丫头把我带到内堂,我一看他夫人气色红润,压根不像有病。一搭脉,脉象比我强健多了。我正纳闷,他夫人就吞吞吐吐地跟我说,想调理身子生男胎。我刚客套了几句,他夫人忽然将手上一个极粗的金镯子抹下来给我,又说跟我有缘,要常来常往。”

    方维听着怪异,皱眉道:“想生男胎,有算命的神婆,你却不能够。”

    她自己倒了点茶,又接着说道:“我哪里敢接,赶紧推了,说诊金一两,不用开药了。她拉着我不放,非让我留下来吃饭。我心里害怕,横下心来,诊金也不敢要,想着安顺还在外头,扯开她就往外跑。她这才说实话,原来她男人是个礼部的什么小官,想让我跟你说一说,办什么庙里的事。”

    方维听得心惊胆战,到后来哑然失笑,“居然走你的门路,这人也够想的出。是圣上告太庙的事吧。”

    “大概是吧,也没听清。”

    杨安顺也在外面跟进来,用袖子擦擦汗:“我进了他家,就有人要招待,也说请我吃饭。我想着无事献殷勤,一定有毛病,怕中了圈套。跟卢大夫两个人好容易才脱身回来。”

    卢玉贞把气喘匀了:“这些官儿们都是从哪里打听来的,怎么知道咱们是一家子。”

    方维把折扇一收,笑道:“你当他们天天琢磨什么呢,也大都是些市井俗物,上司同乡谁家老太爷过寿,谁家娶了房小妾,好找个由头搭线。你要嫁我,这事早就在京城传遍了,又不是什么机要事。”

    卢玉贞若有所思地笑道:“照你说的,读书人都是假正经。”

    方维笑道:“圣贤书,读跟做是两回事。也有真清高的,太少了。所以程若愚这种人,我额外尊重些。”

    他站起身来:“玉贞,反正你本来预备着下午不在铺子里的。恰好我今天有空,咱们把该办的事接着办了。”

    他们走在大街上,人流如织,热闹非凡。卢玉贞压低了声音道:“我大概明白了,那家人也说,你如今是皇上跟前的红人。”

    方维叹了口气:“红不红,也就是一阵风的事。”

    她笑道:“礼部的官儿都找到我了,估计这阵风正吹在你头上。别的倒是没什么,小菊的事是不是能有转机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