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m3n1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清穿之敦肃皇贵妃 > 第227章
    感叹归感叹,但耿氏一点儿都不可怜她,谁让她的下场都是自己作出来的呢。

    年淳雅侧头看了眼耿氏打络子的步骤,自己跟着学,“快开春了,本宫新得了一块好玉,配这络子的颜色正好。”

    只一句话,耿氏就明白年淳雅不愿议论太后,当下就顺着年淳雅的话说,没再提起太后。

    太后病着,碍于名声孝道,每隔五日,四爷总是会抽出时间去趟慈宁宫,又以不得打扰太后静养为由,免了后宫嫔妃的侍疾。

    被四爷如此对待,太后没少咒骂四爷,说四爷冷血,丝毫不顾念母子之情,更是几次三番吵着要见十四爷。

    可惜十四爷早就被四爷派去守陵,四爷心中有气,更不会顺了太后的意,召十四爷回京的。

    四月初三,福宜过了六周岁的生辰。

    按照年龄,福宜该搬去阿哥所,入上书房读书。

    福宜从永寿宫搬离这日,福惠抱着福宜哇哇大哭:“不要哥哥走,不要哥哥走。”

    年淳雅上前把福惠抱在怀里轻哄:“福惠乖,哥哥只是换了个住处,平时得空了还会来看福惠的。”

    福惠眼里包着泪,手拽着福宜的衣裳不撒手:“哥哥为什么要搬走?”

    自他记事以来,就从未和福宜分开过,福惠不理解怎么突然间哥哥就要走了。

    福宜耐心解释:“因为哥哥年纪到了,是大人了,要有自己的住处。等以后福惠像哥哥这么大的时候,福惠就能住到哥哥隔壁了。”

    福惠委屈的瘪了瘪嘴:“那我现在能不能住哥哥那里?”

    年淳雅:“………”

    这是要抛弃她了?

    福宜忍着笑道:“不可以,福惠要陪着额娘,哥哥走了,额娘已经很难过了,若是福惠也走了,只剩下额娘一个人,额娘会很孤单的。福惠难道不想替哥哥多陪陪额娘?”

    “那……”福惠小脑袋想了很久,才勉强道:“那好吧,我陪着额娘。”

    说完,他又强调:“哥哥以后每天都要来看我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把福惠哄好之后,搬家才得以完成。

    上书房不像府中一样,只有弘历和弘昼两人。先帝幼子,一些得了恩典的宗室子弟,都在上书房读书。

    弘历和弘昼比福宜早来上书房几个月,上书房里的人他们都已经很熟悉了,也各自有了各自的派系。

    福宜这个时候入上书房,时间上无疑是晚了的。

    但福宜身为皇上最宠爱的阿哥,即便在时间上不占优势,依旧有很多人向福宜示好。

    福宜脑子灵活,在上书房混的如鱼得水,加上五阿哥弘昼和福宜的关系还不错,就显得弘历自个儿孤零零的。

    能来上书房读书的人,虽然年纪不大,但哪个都不是蠢笨的。

    在三位阿哥里看出些门道后,原本弘历想要收拢的几个人脉,也跑到了福宜那里。

    弘历看着福宜稚嫩又得意的脸,心里渐渐变得扭曲起来。

    .

    五月二十二日,缠绵病榻几个月的太后突然病重,情况危急。

    太医院不敢隐瞒,报到了养心殿。

    四爷搁下折子,匆匆赶往慈宁宫,谁知听到的第一句话便是太后挂念老十四的话。

    四爷脸上的担忧隐去,抿唇道:“皇额娘,十四弟尚在景陵守陵,皇额娘此刻怕是见不到十四弟的。”

    或许是太后感知到自己不成了,又或许是因为病痛折磨的她浑身无力,她说话的声音很轻,却面带哀求:“皇上,哀家想……想见十四一……一面。”

    这是太后第一次称四爷为皇上,却是为了十四爷。

    看着短短一句话,太后是喘了又喘才说完,四爷冷硬的面容微动:“皇额娘身子不适,还是少操些心为好,十四弟在景陵守陵,哪里能说回京就回京。”

    太后一点都不信他的托词:“你……是皇上,只是……吩咐一句,都……都不肯吗?”

    四爷并不言语,正如太后所说,这只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,可他不愿意。

    来了慈宁宫这么久,太后每一句话都不离老十四,却吝啬问他一句。

    太后呼吸有些急促,眼角沁出了泪:“皇上,就当哀家求你,让哀家,见小十四一面。”

    四爷唇角勾起一抹冷笑,这么多年了,但凡太后对他有所求,都是一副态度强硬的样子,何时如现在这般低声下气?

    “皇额娘,朕说过了,要让老十四为先帝守陵一年,如今期限未到,老十四不能回京。”

    翻来覆去的,四爷说了这么多,就是不肯同意。

    太后气的咳了起来。

    宫女忙低头奉上熬好的药,四爷亲自尝过后,侍奉太后用药。

    可太后并不领情,本不想喝,只因身子沉重,虚乏无力,反抗不得,被迫喝了一碗药汁。

    药中含有安神的成分,太后喝完药没多久,人就昏睡了过去。

    四爷站在太后床榻边守了一宿,直到第二日天蒙蒙亮,四爷才挪动早已没了知觉的双腿,准备回养心殿梳洗一番上朝。

    苏培盛刚伺候着四爷换上朝服,慈宁宫报信的太监一脸哀容的来报:“太后娘娘,薨了。”

    四爷握着手持的手一用力,手持线断,珠子掉了满地。

    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,仁寿太后乌雅氏薨,年六十四。

    &amp;lt;a href=&quot;&quot; title=&quot;青丝叹&quot; target=&quot;_blank&quot;&amp;gt;青丝叹